變質酸湯子含毒素 食品安全不能馬虎
發(fā)布日期:2020/10/16
近日,一則“居民聚餐食用酸湯子造成多人中毒死亡”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經醫(yī)院化驗檢測,初步判定為黃曲霉素中毒...
近日,一則“居民聚餐食用酸湯子造成多人中毒死亡”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經醫(yī)院化驗檢測,初步判定為黃曲霉素中毒。對此,不少網友疑惑:黃曲霉素雖是強致癌物,但不至于造成這么高死亡率。
而多位網友和專家也陸續(xù)表示質疑,認為黃曲霉素可能“背鍋”了,真正的罪魁禍首極有可能是米酵菌酸。
之后傳來消息,當地衛(wèi)健部門發(fā)布變質酸湯子中毒原因:“在玉米面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為什么網友能夠慧眼識真兇,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就預測到酸湯子中毒事件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米酵菌酸呢?
其實,米酵菌酸已經是“慣犯”。米酵菌酸是一種會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它主要產生于發(fā)酵的玉米面制品,變質的鮮銀耳、木耳,其他變質淀粉類制品(糯米、小米、高粱和馬鈴薯粉等)中。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介紹,制作酸湯子時,用水浸泡玉米面或玉米碎,任其自然發(fā)酵,產生酸味。這個過程非常危險,因為很容易被致病菌所污染。其中最危險致病菌之一就是椰毒假單胞菌,它很喜歡在家常發(fā)酵的玉米面里活動,也比較喜歡室溫泡木耳、泡銀耳等環(huán)境,而且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其耐熱性極強,進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類似的變質食物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之前發(fā)生食物中毒的廣東某腸粉店,經專家判斷就是米酵菌酸導致。
不少人舍不得扔掉過期甚至變質的食物,覺得食物只要煮熟就對身體無害,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米酵菌酸就是高溫煮沸也殺不死的毒素。
對于米酵菌酸,目前醫(yī)學上沒有特效解毒藥,只能對癥治療。如果中毒不嚴重,還有機會搶救,如果毒素已經到達各臟器,已經造成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
資料顯示,在細菌性食物中毒當中,米酵菌酸毒素是致死率最高的細菌毒素之一,中毒病死率高達40%以上。在高溫潮濕天氣下,長期泡發(fā)的木耳和菌類(包括木耳、銀耳、香菇、蘑菇等)、河粉、腸粉(卷粉)、粿條、米線(米粉)等濕粉,很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污染,從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
如何預防酸湯子中毒事件再次發(fā)生?
首先,選購河粉、腸粉、粿條、米線、米粉等濕米粉要特別小心,要現場查看產品原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并關注儲存條件是否符合包裝標示要求,購買后要及時食用,一般購買當天食用完。
其次,泡發(fā)木耳、泡發(fā)銀耳應及時食用。每次只短時間浸泡當餐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過夜的木耳。木耳浸泡后如有異味或手摸感覺有黏液產生,應立即丟棄。
再次,自制谷類發(fā)酵食品,不要使用發(fā)霉的玉米等原料。谷類浸泡時要勤換水,使用前聞一下有無異味;研磨的各種谷物貯藏時要通風防潮。(經濟日報記者 佘惠敏)